全球招商服务热线:4008-008-413
关注投资海口的微信公众号
方法1:查找“投资海口”
方法2:用微信扫描二维码:
官方微信公众号
| English|
 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投资海口 > 人文历史

图说千年海甸岛

 发布日期:2023/10/28 15:49:51  文章来源:海南日报  浏览次数:

标绘有海甸岛的多种历史地图局部。右下为正德《琼台志》,左上是同治《广东图》,右上为光绪二十三年《广东舆地全图》,大图是1930年《海南岛海口三角洲图》。 何以端 提供

■ 何以端

海甸岛是南渡江出海口的冲积洲,南缘紧邻老海口所城,北界琼州海峡,历史上一直是琼州府城、海口所城诸港水道所经,说是海南的北大门也不为过。然而,限于滩涂地貌,海甸岛除了南部一隅的海田村外,长期荒落,1970年以后逐步变身,海南建省后才走上发展快车道。

千百年来,海甸岛的水文、地理、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变迁中也有不变之处,比如海甸岛上的白沙津。

“白沙津”

一直都在东边

海甸岛历史悠久,北宋熙宁年间就有疏浚港口的记载,宋末守将赵与珞“兵御白沙口”,与南渡元兵激战,战场遗址就在今海甸岛东北部。明代正德《琼台志》载:“元白沙水军,系浙军自宋末从祥兴帝船遁至本州,为元兵所败,遗卒收为水军。后于白沙津置镇,设官管领,给粮巡防海上……”津就是港口、渡头,白沙津遗址在今海甸岛东部。

白沙津与海口港是两回事,《琼台志》记载如下——

“海口港,在县北十里海口都。水自南渡大江,至此会潮成港。今官渡自此达海北。”

“神应港,旧名白沙津,在县北十里谊州都,聚舶之地。初,港不通大舟,多风涛之虞。宋熙宁中,琼帅王光祖曾开未就。淳祐戊申,忽飓风作,自冲成港,人以为神应,故名。”

海口港在海口都,神应港在谊州都,两者均在“县北十里”(概数),只是隔了一条海甸溪。看来北宋至今越千年,南渡江口诸港尽管通塞不常,位置却无大变,果真如此吗?

确实如此。因为南渡江出海口的冲积舌无法伸长,水文特点与一般大中河流出海口是完全不同的。

我国水文学家罗宪林等经20年不倦研究,在2000年阐明了南渡江三角洲的生成史:南渡江主出海口原在三角洲东侧,4500年前沿迈雅河进入今之东营港,其冲积舌尚在今沙头村—流水坡一线以南。由于琼州海峡东侧的喇叭口地形,强烈的东北向风浪挤压导致沿岸漂沙,在出海口东岸形成向西延伸的沙咀,主口门位置受阻,被迫不断西移,最终移到当代沙上港。

将水文史引入人文史,可以知晓,汉唐时,南渡江主出海口很可能还在东营港水道,或在几条树枝状河道的争持之中,所以人们不得不越过三角洲顶点(近代铁桥位置)沿江上溯选建郡治。最迟五代间,沙上港作为主出海口已经稳定,东侧三角洲开始了废弃过程,西侧三角洲淤积增高,出海河道已常年可以行船,这是宋初建置“琼管转运司”的基本条件。

宋城在今府城中西部,海拔超过20米,地质学上是更新统红土组成的坚实台地,虽然紧靠三角洲却并非三角洲淤积,临大河而几乎百水不淹,古人选址一点都不糊涂。明代扩城的东部,尤其是今琼州大道以东的大片地域则海拔较低易淹,直到20世纪中期还几乎没有民房。宋城城址理想,港口却不理想,南宋“神应港”自然疏浚一度改善了停泊条件,或许说明沙上港出海主流地位的进一步稳固,但这种疏浚并非常态。

出海港口之所以千年不变,是由于沙洲以北不远,琼州海峡地槽就出现断崖式下降,南渡江所输的沙一部分被急流(古称“三合流”)压向西南近岸,其余流散于海峡以西的辽阔北部湾,无声无息,所以冲积洲不能延长,而长期受拦门沙堵压的出海口门,诸港也就注定淤多于通,靠小船接驳便是常态了。

然而,站在海甸岛上就可追溯千年遗迹,却是这个“奇甸”一大优点。

最晚在明代,海甸岛就有稳定的基层赋役机构,但“海甸”之名出现甚晚,据说是光绪间两广总督张之洞亲巡海防至此,翻用明太祖“南溟奇甸”意境,才将“海田村”雅化赋名“海甸”,至今老海口仍习惯称“海田”。东侧新埠岛,地名出现也很晚,最早见于咸丰《琼山县志》:“(南渡江)又北十五里,至新埠渡分为二派。”


1872年,苏格兰摄影师约翰·汤姆逊拍摄的海口东西炮台,镜头正面是海口城。 辛世彪 提供

海甸岛的前身——

“有海岛五”

再来探讨海甸岛的原始地貌。

正德《琼台志》与万历《琼州府志》琼山舆图,都清晰标绘了岛上的“海田村”与两岛之间的“神应港”,也标示了南渡江出海口的分支状况,虽仍粗略,不过相对于同时代其他元素的标绘,已算是相当具体了。

1866年刊行的同治《广东图》,首次标绘出海甸岛前身的五个大小沙洲,可以认为是具体描述。1870年刊行的文字补充版《广东图说》描述道:“县北海口所城北,大海中有海岛五,中有得胜台,西北为西炮台,东北为东炮台,又东为牛始炮台,又东为白沙墩(小字原注:下有暗沙礁石,水势湍急,最为险隘,海船可以寄碇)。”

“有海岛五”是首次文字记载海甸岛的前身状态。同治《广东图》仅能作意象标绘,到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的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琼山图幅,五沙洲轮廓已经相当准确了。这个进步应该与张之洞督粤期间奉旨测绘完成的《广东海图》有关,时任博学馆洋文教习的詹天佑也参与了测绘。

进入民国,1930年广东省治河委员会测绘的《海南岛海口三角洲图》、1935年日本人综合英法地图绘制的《海南岛诸分图》(均藏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)中的《海口湾》图,以及1936年相关地域五万分之一地形图,分别有更准确标绘。

由此可知,晚清南渡江口的状况是“六河出海”,以盐灶港水道(清末已淤塞)、海甸河、牛始(矢)港水道、白沙津水道、无名水道及沙上水道,分别将河口冲积扇分割,形成自西南向东北排列的五个冲积洲,均为东西狭长形,最北为“白沙角”(大致在今碧海大道江南城东北门附近),最西南一岛经当代填垫已与盐灶港及海口市相连,即今世纪公园及以东一带。海甸河与牛始港水道,分别是海口港的南、北进口水道。

海甸溪以北四岛,面积最大的是第二岛(老海田)与第五岛(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标为“岭脚、新铺”,后两字与“新埠”同音)。这些民国地图上,都能明显看到拦门沙向西南伸延,某些地名则不尽相同,如1930年《三角洲图》上的“鸭尾寮”,1936年地形图上就标注为“白鸽寮”等,这些细节也是有趣的。

半个世纪以来的多次拦海造田、造岛,使海甸岛大大扩张。笔者将1935年的《海口湾》图(局部)作为底图,与当代卫星地图等比例叠合,以便追溯古迹所在。图中可见,原来面积最大的东北岛自南向北截开,成为新出海口“横沟河”,东北岛东部成为今新埠岛的中西部,新埠岛面积也向东扩;牛始港水道遗址约在今人民大道景业广场—海口寰岛实验小学(北侧)一线,白沙津水道遗址则在今海口市人民医院—蓝海银座—鸭尾溪海彤路桥一线。海南大学海甸校区(全域)至白沙门公园(全域)一线及以西,除个别地方外,都是新陆地。

顺便一提,晚清海口港诸炮台,1930年《三角洲图》、1935年《海口湾》图均有标绘,是海口所城的外围防御重地。西炮台并设“海关扯旗处”,标示船只到此已入境。

东炮台遗址在今海甸溪北岸海南大学新南门到海警大院之间。

西炮台遗址在海甸溪南岸今外滩中心附近,它们扼守海甸溪出海口。笔者所见1966年卫星图,整个海甸地貌与1930年《三角洲图》依然相距不远,连清代、民国海防炮台的位置都清晰可见。遗憾的是未能及时保护,吹填扩岛后相关遗迹已不存。

牛始港炮台诸志多载,但具体位置阙如,估计清末已不重要。

海口港得胜炮台,咸丰、民国《琼山县志》均无记载,参考1930年《三角洲图》,很可能是该图“易之那炮台”的前身,即今得胜沙路西端、滨海大道以北,亦即清末民初的椰子园、民国时的海南大学东端、再后来的滨海医院所在地。

(作者系海南省典籍整理与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