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、竞争力。今年1月至10月,海口新增经营主体78万多户,占全省86.87%。近80万户经营主体跳出了原有的“舒适圈”,寻找新的赛道,来到海口投资兴业。他们之所以选择海口,正是因为海口本身就是企业“舒适圈”。
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指标,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意愿、经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。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,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,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今年来,海口全市党员干部主动走出“舒适区”,下沉一线助企纾困,当好“服务员”“店小二”,坚持“一企一策”,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;职能部门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纳入通办范围,让企业和群众在“家门口”就能办成事、办好事……营商环境好不好,企业最有发言权。新增的经营主体数量再攀新高,正是海口成为企业“舒适圈”的最佳注脚。
78万多户经营主体选择在海口发展,是因为海口有着让企业“感到舒适”的营商环境。海口作为企业创业发展的“舒适圈”,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。这些新增企业的蓬勃发展,对海口的营商环境和党员干部作风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。四季度是收官冲刺、决战决胜的关键期,也是推动明年工作开好局、起好步的重要节点。距离年底收官时间不多,要按下“快进键”,跑出“加速度”,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加一把劲。
打造企业“舒适圈”,要当好服务企业的“勤务员”。牢固树立“服务至上”的理念,深入了解企业需求,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,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。比如,持续开展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活动,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,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打造企业“舒适圈”,要当好敢闯敢试的“研究员”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,优化营商环境不能墨守成规,必须敢于创新、勇于突破。海口综保区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快速海关备案通关政策的叠加效应,打造自贸港飞机维修暂时进境修理服务新模式,为构建与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积累了实践经验。打造企业“舒适圈”,要当好追求时度效的“战斗员”。时间就是金钱,效率就是生命。要发扬“马上就办”“快人一拍”的工作作风,细化各项指标措施工作颗粒度,在制定政策、落实措施时要注重时效性和可操作性,确保政策红利能够迅速传导到企业。
在“一季管两年”的收尾关口,不进则退、慢进亦退。当此之际,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好先手棋,谁就能在发展中打好主动仗。只有当我们真正把企业放在心上,用心营造企业“舒适圈”,以营商环境的“阳光雨露”滋养企业“茁壮成长”,才会有更多的企业长成“参天大树”。